為進一步加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公民道德實踐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設,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主辦,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承辦,深入開展“2020北京榜樣”大型主題活動。
金隅天壇家具公司龍順成副經理劉更生,1983年工作至今,用實際行動在京華大地上有力詮釋了“平凡人”卻不平凡的人生,光榮入選“北京榜樣”候選人。
【熱愛祖國、奉獻首都的家國情懷】
劉更生懷著愛黨愛國的奉獻精神與愛崗敬業的擔當精神,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中,努力走在前頭、行在前列。從APEC北京峰會家具制作到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修復,竭盡所能服務社會。
2014年,龍順成接到APEC會議家具制作任務,劉更生同志參與圖紙設計,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了托泥圈椅暗藏腳輪、腳踏的方案,便于移動,舒適感增加。
當年11月,APEC會議主會場中托泥圈椅驚艷登場,讓世界21個國家元首零距離的體會到這濃烈的“中國風”,再一次將龍順成的精湛制作工藝推向“金字塔”的頂峰,京作家具擎大旗者的風范發揮得淋漓盡致。
【永不服輸、拼搏為美的奮斗精神】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
劉更生同志就是這樣一個踐行奮斗幸福觀的優秀榜樣,拼搏奮斗已然貫穿于他的一生,在默默無聞的崗位上擼起袖子加油干。
學徒僅兩年多的劉更生就可以獨立操作,并參與多項重大項目的制作任務;五年的時間光榮成為北京貴賓樓“京作”家具制作團隊的一員。
2010年,劉更生帶領徒弟兩個人,克服工作路途較遠、修復場地狹小等困難,歷時40多天為新疆客戶修復紅木家具200余件。
2014年,在APEC家具制作研討會中,劉更生大膽的提出了將現代轉椅與傳統清式圈椅相融合的方案。面對質疑,劉更生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頭推促他不斷翻閱書籍,參考資料,設計方案一遍遍的修改,一次次的打樣,歷時三周,劉更生成功制作出融合現代轉椅功能的清式托泥圈椅。
2015年4月榮獲 “北京市勞動模范”,2018年由北京市總工會頒發“北京大工匠”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些榮譽也證明了劉更生以心琢物,以藝傳家的“匠人精神”。
【守正創新、薪火相傳的非遺傳承】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2016年龍順成成立劉更生大師工作室。工作室先后創新了曲線拼接技法和傳統家具表面處理工藝技法;運用水磨燙蠟打磨工藝,使家具環保且表面更加光滑;改進傳統榫卯結構使其更加科學合理。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劉更生作為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認為自己最大的使命與職責,就是像師傅當年帶徒弟一樣,把自己掌握的技藝要全部精心的傳授給下一代,薪火相傳,修復更多的明清家具珍品,使精美的有珍貴價值的文物得到復原和保護。2008年他開始精心指導,手把手教授徒弟紅木家具的制作工藝。
第八屆“京作”文化節
非遺進社區活動
高校師生參觀學習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劉更生從未停歇,一如既往,盡其所能,保護好、傳承好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多平臺聯合、為非遺傳承賦能】
近期,龍順成攜手國家藝術基金聯合首發“金絲楠木書房系列”新品。此系列產品由龍順成第五代傳承人劉更生親自帶領工匠師傅完成生產制作。
全套產品已于近期制作完成
將于7月18日首發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