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總工會辦公室于2020年9月27日印發關于認定2019年度市級(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暨首都職工自主創新成果的決定,其中,天壇龍順成劉更生大師工作室榮獲“市級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天壇家具施海東工作室榮獲“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
此項評選活動的開展,旨在提升全市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進一步推動全市企事業單位高技能人才培養及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天壇公司兩大工作室獲獎,是對天壇公司的肯定,是對兩大工作室創新成果的認可。
“劉更生大師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以龍順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劉更生為領軍人。工作室秉承龍順成“源自宮廷木作 傳承紅木文化”的理念,在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及古舊家具修復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是行業領先團隊。
內蒙古獻禮透雕卷草回紋大座屏
APEC會議元首座椅(托泥圈椅)
故宮皇極殿銅壺滴漏修復
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獲得豐碩成果,仿制了金絲楠鸞鳳頂箱柜、紫檀嵌琺瑯職供圖羅漢床等經典重器家具。并為國家重點工程任務設計制作紅木家具,715工程內蒙古雕草花大座屏、APEC會議元首座椅(托泥圈椅)、平安故宮文物家具的修復、頤和園澹寧堂紫檀家具的仿制等。
2016年“APEC系列托泥圈椅”榮獲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會“國匠杯”銀獎。
2017年劉更生大師工作室獲得北京市“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
2018年根據“京作”硬木家具外觀的設計特點,工作室將明清家具的雕刻線條進行分類,制作出常用的6套線型刀具約50余個,使得家具部件的線條標準化,符合質量檢驗標準。
2018年“紫檀嵌琺瑯職貢圖羅漢床”榮獲“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大賽”銀獎。
“紫檀嵌琺瑯夔龍紋翹頭案”榮獲“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大賽”銅獎。
2019年工作室對“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工藝標準升級,對制材、精細加工、木工、雕刻、刮磨、燙蠟六項工序規范化。以圈椅為例,升級19處工藝細節,展現不計工本、法度嚴格之精髓。
2020年工作室針對“京作”硬木家具異型部件的加工,制作了異型模板,使得加工精度和尺寸標準化,質量管理和產品器型統一,能夠完美體現“京作”硬木家具造型典雅、比例黃金的風格。
天壇家具施海東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8月,以設計師施海東為領軍人。工作領域包含:家具的原創設計研發、天壇家具產品風格方向定位、公司重點項目定制設計、展臺展館展廳設計、文化氛圍建設等。
2020廣交會
天壇家具文化館
天壇家具博物館
施海東工作室服務于公司品牌。以公司發展為導向,結合市場發展動態,市場運營情況,及時發現現有技術的可更新潛力、可利用再生材料的價值,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公司發展戰略、市場前景預期良好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開展創新研發的相關工作,以滿足公司發展、市場變化、生產實際問題等各方面的需求。
創新發展作為天壇公司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致力通過技術體系創新、設計研發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品牌推廣創新、管理方式創新,努力實現公司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未來,天壇公司將持續響應北京市總工會的號召,帶領天壇廣大職工繼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把技術創新成果廣泛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建設創新型企業、促進首都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更好的服務于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和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做出新貢獻。